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网校正文

调整教育资源与教育重心配比 探讨设计未来发展方向

2022-01-12 11:42:32

伴随新科技的出现,世界发生巨大变化,人们正在走向新的生活方式,其特征表现为电子化、新语言、新交流模式和体验感。未来的人才需要积极面向未来生活,面对信息技术不断升级,自我终身学,具备阅读和分析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

回顾历史,每一次全球疫情之后,世界的文化与科技都会展现出新的面貌。百年前,刚刚摆脱瘟疫侵蚀的欧洲,很快迎来了文艺复兴。今天,时代似乎将我们推向了同样的历史路口,新科技已将社会整体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新科技在解决过去问题的同时也产生新的矛盾,这为我们提出全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未来”语境中,我们将有更大的空间对全新的问题做出全新的回答。

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艺术与科学本质上都是探寻真理和秩序,洞察宇宙和人心的奥秘。所有美育工作者将要面对的是新科技文明背景下的后疫情时代。艺术与科学在未来会有新的发展,很多艺术专业将被重新分类和定义,这就需要新时代的美育工作者具备创新精神。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美育是以美术造型训练为主。目前,艺术又受到了全球数字化、虚拟化的冲击,我们将面临新的课题,从造型艺术思维、观念艺术思维,慢慢转换到数字艺术思维。

设计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反映,是面向创造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发展水的反映。我国设计教育发展的状态反映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反思、调整和提高的发展阶段。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许带领的课题组所掌握的2020年中国设计教育基本数据,目前,在2000余所开设设计及相关设计专业的高校中,艺术类院校所占比重从1982年的86%下降到2%,而非艺术类高校比重高达98%。在综合院校和工科院校设计教育占绝大比例的院校学术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在学科结构方面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而工科类院校在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方面学科资源与教学经验相对匮乏的困境也会加剧。但中国设计教育中的文化特征、美学特征并没有因此改变,相反在现实的教育处境中更显珍贵。因此,对于教学组织者应该如何调整观念、调整教育资源与教育重心的配比,将越来越显紧迫与复杂,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于未来的设计教育,笔者有几点想法:一是设计教育创新,创新话题常谈常新,未来的设计教育不应只局限于一套教育方法和一个具体的结果,而应在培养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二是设计教育需要思维模式的转变,需要打通学科的壁垒,师生同时要求用跨界思维学和实践;三是大力发展“设计与教育”专业,“设计与教育”专业是在教育学与艺术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设计学、心理学、工学等学科的综合学培养。该专业旨在培养未来设计所需的新型人才,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专业面向设计学科教育的规律研究,青少年“设计思维”,中小学“美育教育”以及教育场景(校园、教室、桌椅、教具、服装及其他教育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研究。

设计是关于科学和艺术的学科,但中国很大一部分教授设计的教师是学绘画出身的,他们无法完整地兼顾科学和艺术。在数字时代,这种设计教育方式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如果只是从文科和绘画角度去思考设计,将会被时代所淘汰。为改变这一现状,中国需要培养大量高中或以下学龄阶段的设计教师以填补设计教育的缺口。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设立“设计与教育”研究方向,依托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突出师范类院校特色,开创设计跨学科教育的新方向,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设计学院将在北师大这个大台上优化艺术基础教育,参与艺术教材的编撰,致力于培养一批兼具艺术与教育学专业背景的师范毕业生,以服务我国的未来设计教育。

播一颗种子,十年后才能发芽,相信中国会有这样一批设计教育工作者,他们从不放弃,与时俱进,他们站在那里就代表着中国设计教育的希望,引领着未来设计教育的方向。

关键词: 调整 教育资源 教育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