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劳动教育微课堂
老人们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写福字迎新
(记者 周铭 潘锦) 鲜明的民生底色,是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2021年我区围绕养老、教育、就业等百姓关切问题,推进高质量就业城区建设,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政策;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全面拓展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品质,打造“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朝着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的目标奋力前行,用具体小事为更有温度的“民生考卷”做答。
精准发力 打好就业“组合拳”
“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制造业的岗位,对我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很大帮助。”来自下沙的毕业生小唐在大学期间学的是电子专业,在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秋季人力资源招聘会上看中了一家冷链物流公司的技术岗位,工作内容和薪酬都让他十分满意。
2021年,我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实行重点群体重点就业帮扶,实现援企稳岗就业政策全覆盖,全力稳就业扩就业,守住就业基本盘。截至12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55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7%。
启动“东西部劳务协作云招聘周”“春风行动云聘月”等系列云招聘,做好疫情防控常态下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年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30场,发布用工岗位信息3.9万条,促成1.6万余人次达成用工意向。
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摸底调查,结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帮扶和“民呼我为”活动,大力推进专项就业帮扶行动。全年引导和帮助4420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48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78万元。
推进失业保险待遇“畅通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积极兑付各类援企稳岗政策,助力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岗位。截至12月份,发放失业保险金9387.79万元,各类就业补贴6532.83万元。
品质养老 幸福指数节节高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临平街道“恩慈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传出了阵阵悠扬的旋律,老人们边拍着手,边唱着歌,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神情。再往里走去,一幅幅别具特色的绘画、书法作品将墙面装点得靓丽、温馨,居住空间也完成了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多功能室里跳舞、健身的老人们也有不少。
88岁的虞奶奶去年和老伴一同住进了这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短短半年时间,虞奶奶不仅气色好了起来,还成为了一个画画高手。“走廊上贴着的画有一半都是我画的,我以前从来没有学过。”说着,她便从储物柜里拿出了不少“珍藏品”,满脸骄傲。“我现在天天都有好心情,还交到了不少朋友。”除绘画之外,在这里,老人们还可以选择定制自己的课程,舞蹈、音乐、园艺……
这是我区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1年,多家区级康养联合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相继建成投用,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35户,基本实现养老助餐服务全覆盖。未来,我区还将持续落实养老服务用房配置标准,拓展供给渠道,高标准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引入专业力量运营管理,布局“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拓展资源 满足居民幸福期盼
随着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愈加重视,我区在打响“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上持续发力,高质量落实“双减”工作。对此,我区在扎实推进教育惠民项目的同时,规划新建了更多高标准、现代化学校。
“我们之前进去参观过,全新的设施环境、优质的师资都让我们感到很放心,孩子也说很喜欢在学校上课。”吴昌硕实验学校在去年9月1日全面投入使用,作为我区第一所智慧学校,家长们好评不断。除此之外,临平一小将军殿校区、崇贤二小独山校区等14个项目均已全部如期竣工,新增班数181班,新增学位6870个。同时,老塘栖中学提升改造、新城一小等13个项目开工。
2021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推动“双减”政策落地成为了临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增加了课后延时服务、各种兴趣类课程,既是给家长减负,也给了孩子更多自主安排、培养兴趣的空间。”家长林女士说,学校在安排兴趣类课程上花了很大心思,也给家长们减轻了不少压力。教育资源的持续拓展、兴趣类课程的不断完善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就业有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都指向于沉甸甸的“民生”两字,一桩桩、一件件暖心的民生实事持续发力,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爱民、为民的磅礴江河,润泽着百姓心田。接下来,我区将在惠民工程的落地上持续发力,打出系列“民生”组合拳,让临平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增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