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非伤人轻微物损交通事故”,打开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处理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10分钟;银行一次都不用跑,金华个体工商户吴志超就在“帮帮快服”平台上申请到127万元经营贷款;点击“外国人服务管理”应用,外国人在金华可以轻松搞定工作居留“一件事”……
不经意间,数字变革的力量开始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年前,浙江掀起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数字变革。一年来,我市在数字化改革“蓝海”破浪前行。通过“颠覆”认知的思想碰撞和头脑风暴、不断迭代的特色应用和多跨场景,数字化改革正在撬动全市生产、生活、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求变
去年12月23日,工业固废“一件事”多跨场景应用更名为固废“一件事”。只是少了“工业”两个字,却意味着应用开始又一次内容迭代。
当天,我市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通过固废“一件事”平台运行医疗废物转移电子联单。也就是说,除了工业固废,固废“一件事”还将医疗废物、社会源危险废物纳入全生命周期服务和闭环监管范围。
数字化改革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只有以需求为导向,持续迭代、解决问题,应用和场景才有持续的生命力。
而固废“一件事”的持续迭代源于一场思想碰撞。
去年11月,市委针对我市数字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总结提炼必须应用话语体系、必须聚焦重构重塑、必须坚持多跨协同、必须推动标志性场景应用先行、必须突出管用有效“五个必须”原则,并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作出明确部署:“既要数字赋能,又要数字化改革,当下更要注重抓数字化改革。”
由此引发的思想碰撞,随之而来密集的头脑风暴,首先“揭露”一些对数字化改革的认知偏差:数字化改革是一项冒出来的工作、把线下搬到线上就是数字化改革、不同部门之间打通数据也是数字化改革……
而“五个必须”回答了数字化改革“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三个重要问题。三个多月来的实践证明,“五个必须”要求与省委书记袁家军关于数字化改革的系列讲话精神高度契合,在统一思想、纠偏正向、提升实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字化改革,要破解传统办法不能解决的难题,破解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数字化改革和原有工作不能‘两张皮’,以需求导向,以数字化倒逼改革,最终推动工作、解决问题”“要聚焦多跨协同、重构重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碰撞的深入,全市上下对数字化改革解决矛盾、塑造变革的核心要义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对标‘五个必须’评价标尺,我们发现应用上线初期存在监管预见性不够、违规违法事件处置反应力不强、考核评价精准度不高等问题。专班连续奋战、持续迭代,场景应用体验越来越好。”固废“一件事”专班成员王政说,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超5万家,日活用户数超5000,企业完成交易签约超1万单,处置费用平均降低21%。
“在数字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跨出小部门,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推动部门多跨协同,在解决一批问题的同时也发现一些新需求。今年,我们将围绕‘五个必须’继续迭代,让改革往更深里走。”市人力社保局政策法规与基金监督处处长沈文彬说。
思想碰撞产生了一股数字变革的力量。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思想碰撞让很多干部突破思维定式、跳出既有认知,由此提升塑造变革能力,我市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机制和行动发生巨大变化。
追赶
新年伊始,我市就谋划部署今年数字化改革工作和重点任务,要求全面起势、全力突破,打造更多具有金华辨识度和全省贡献度的标志性成果,坚决打赢数字化改革翻身仗。
为什么要打翻身仗?
一方面,近3个多月来,我市改革氛围日趋浓厚,全市上下紧起来、跑起来、冲起来。但是,“一把手”离真正扑下身子抓落实仍有距离、自身业务不过硬、“五个必须”理解应用尚不到位、标志性成果仍不多、部分应用建用脱节等问题依然存在,数字化改革的落后面貌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另一方面,数字化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其为现代化先行、共同富裕提供根本动力支撑的作用越发凸显。去年12月底举行的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明确提出,数字化改革是省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要进一步放大数字化改革的格局,推动体系架构迭代升级,打造管用实用好用的重大应用,推动各领域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加快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
这块高地,金华不能缺席。所以,这场翻身仗非打不可,而且必须打赢。
这一仗怎么打?方法和路径逐渐清晰:
坚持“五个必须”。把“五个必须”作为全市数字化改革的具体要求,场景应用建设的评价标尺,坚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紧扣重大需求聚焦重点应用。以“五个必须”为标尺,谋划推进新建重点应用,同时迭代深化现有特色场景应用,进一步彰显金华辨识度、全省贡献度。
以“全面贯通”为牵引,以数字化倒逼改革。扎实推进体系贯通,以“152”“141”衔接贯通为依托,进一步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基层治理模式。坚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牵引撬动各领域重点改革。
同时,一套数字化改革统筹推进机制正在形成,目的就是以督察工作闭环为牵引,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数字化改革是一把手工程,非一把手谋划、协调不可,所以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每天刊发一把手抓改革的动态简报”“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针对数字化改革推进不力、进度滞后、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直接给相关牵头部门一把手发函顶格督办,狠狠地督,要让人觉得非常痛、非常痒”……刚性机制催生了另一股数字变革的力量。
撬动
数字化改革的妙处在于“一子落、满盘活”的撬动作用。
我市电动工具产业是现代五金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电动工具总产值超过500亿元,产量约占全国的1/3,90%的产品出口海外。但缺乏自有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制造智能化程度低、行业低小散等瓶颈,成为该产业转型升级的掣肘。
聚焦行业重大需求,“五金(电动工具)产业大脑”打造产业生态、新智造应用、共性技术三大板块应用场景,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生态重塑,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大家都知道要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道路,但企业自行建设一个智能工厂,动辄需要上百万元的前期投入,对于体量较小的企业显然难以负担。但是依托产业大脑提供的通用解决方案,企业可能只需几十万元投入即可完成数字化改造。”永康一家电动工具企业负责人说。
今年,我市将以永康小五金、兰溪纺织、义乌小商品制造等为突破口,杀出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血路”。通过迭代升级“五金(电动工具)产业大脑”“织造产业大脑”等场景应用,加速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业态,牵引拉动全产业链再梳理、再整合、再提升,数字化改革成为先进制造业破茧蝶变的加速器、放大器。
实现共同富裕,首先从收入上下功夫,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简称“扩中提低”。就我市的情况来看,个体工商户是“扩中”的重要主体。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旬,金华个体工商户数量已达97万户,高居全省第一。但是,庞大的数量,再加上体量、业态等原因,政府部门和社会化服务机构无法精准了解个体工商户需求,难以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个体工商户倾斜。
去年8月,我市创新上线“帮帮快服”平台,统筹归集税务、社保、市场监管、水气、公积金等经营性标签和负面清单标签600余个,通过数据精准画像,遴选出拥有纳税、社保、非遗、老字号标签的市级龙头个体户约5万户,县级特色行业个体户4.5万余户。
聚焦个体工商户贷款难这个小切口,“帮帮快服”平台推出在线金融服务场景,创新构建了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直联模式,在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打通“在线授权—在线测额—自动审批—智能授信”的融资全链条。
正是在这个场景下,吴志超一次银行都没跑,就申请到127万元经营贷款。数据显示,自上线以来,已有2200余家个体工商户通过“帮帮快服”平台发起融资需求,合作商业银行已对该群体完成预授信额度近10亿元。
一年来,我市聚焦特色产业转型发展,打造了小商品数字自贸、影视文化大脑、“浙中药”监管服务等应用,加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打造了安心医保支付、入学通、老兵智享、民生关键小事等一批便民惠民的数字化场景应用;聚焦基层治理实践中诸多难点堵点,打造了工业固废“一件事”、外国人服务管理、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兜底化解“一件事”、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及应急联动等一批场景应用,给出基层智慧治理的新解法。
可以预见,数字变革的力量正在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形态、新模式,撬动我们生产、生活、治理各领域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