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网校正文

为“迷途者”照亮回家路!黄岩打造“灯塔工程·幸福安家”系统

2022-03-09 14:57:20 台州市人民政府

近日,在黄岩救助站站长郑玲伟的陪同下,流浪多年的四川籍男子王某踏上返乡路。

“王某在黄岩西客站附近被人发现时,我们第一时间对他进行救助。救助过程中发现,他因为患有肺结核,务工不成,便开始四处流浪。我们通过‘灯塔工程·幸福安家’平台,找到他的身份信息,最后出资购买车票并送他回乡。”郑玲伟说。

“灯塔工程·幸福安家”是一款以发现、识别、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为主要功能的应用场景,由黄岩区民政局与市公安局黄岩公安分局共同开发,自2017年6月启动以来,已帮助121个家庭团聚。

为迷途者树“灯塔”

近年来,失智老人、自闭症儿童与精神残疾人员等群体出现脱离监护、外出走失等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部分走失人员自我认知差,往往存在基础疾病,甚至直接危及生命,对于易走失人员发现和处置带来不少的挑战。”郑玲伟说。

走失人员的找寻,一直是政府的“痛点”,尤其是在救助站滞留的流浪者通常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翁燕敏是全省首个警务人工智能工作室——黄岩公安分局人工智能工作室的负责人。这位90后被称为“行走的人脸识别仪”,这主要得益于他对人像比对这项黑科技的熟练掌握,他运用人脸识别系统这一“神器”解决了流浪者认亲的难题。

“其实DNA鉴定是最准确的,一旦配对成功就万无一失,但是目前DNA库里的信息不全。反而是人像的资料国内相对比较齐全,这就是这个技术的优势。”翁燕敏说。

为帮助走失人员返乡,黄岩区开始探索走失人员查找的解决方案,以人像为核心,融合多种技术和方法,通过多部门协作,打造“灯塔工程·幸福安家”寻亲系统,为“迷途者”照亮回家路。

其中,公安机关利用最新人像比对技术,采集各救助站长期滞留失智失亲人员的数据,帮助失散人员确认身份,寻找亲人;救助站则根据公安机关查找到的身份信息,联系走失人员的亲人,积极助力流浪人员返乡,和家人重新团聚。

如今,通过“灯塔工程·幸福安家”寻亲系统,黄岩区救助站的长期滞留人员由2018年的45人减为2021年的12人,按每年安置费用18000元/人计算,可节约财政支出约495万元。

为流浪者寻“归途”

2000多个日日夜夜,3000多公里路程,周某就这样糊里糊涂从云南一路流浪至黄岩。

去年6月8日,黄岩公安分局头陀派出所辅警下村时发现了周某,并通过其提供的信息寻找到他的家人。去年6月11日,在外“漂泊”了7年的周某终于和家人团聚。

周某最终能回家和亲人团聚,离不开各省市之间的信息共享。

“走失人员大多是外来人员,仅靠台州这边的信息资源库,难以查找到这些外来户籍人员信息,我们通过搭建资源网,和全国各省实现资源对接,互通有无,让大海捞针变为可能。”翁燕敏说。

如今,“灯塔工程·幸福安家”寻亲系统由黄岩区救助站积极推介至全省救助站系统,与全省4个地市级、26个县级救助站签订合作协议,同时获得浙江省救助联合会推广,至今为全省救助站对比查找到121人的身份信息。

“灯塔工程·幸福安家”寻亲系统不断完善,获得不少荣誉:核心技术人像滤镜技术获国家软件著作版权,人工智能工作室评为为全省公安机关二级视频侦查室,人像资源库资源为全省领先……

随着越来越多流浪走失人员的身份比对成功,翁燕敏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找回家的流浪者很容易重复走失。他意识到,仅靠警方“大海捞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守护易走失人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和小学生们佩戴的智能手表类似,我们为智障、阿尔茨海默病等人群赠送互联网手环,这样家人可以实时知道他们移动的轨迹。”翁燕敏介绍。

目前,“灯塔工程·幸福安家”寻亲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在超级识别者协作联盟的微信公众号中加入社会救助栏目,接收来自全国各个救助站的协助任务。同时,该系统上线浙政钉和浙里办后,可以扩大救助范围,让更多人参与救助。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