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岭市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为抓手,坚持稳面积、促产量、提效益,聚焦政策保障、耕地保护、科技创新,打通粮食生产各个“堵点”“难点”,全力打好粮食增产保供仗,有效保障“米袋子”安全。2月22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粮食安全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公布了2021年度浙江省产粮大县名单,我市榜上有名。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获悉,2021年,我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01万亩,其中早稻12.14万亩,占台州市早稻总面积的41.4%,全年粮食总产量11.43万吨,与去年持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同时,我市还获评省粮食增产保供成绩突出集体,并连续两年获浙江省产粮大县称号,连续三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活动”整县制推进县。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我市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正在展开,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打好基础。目前,我市已成立“耕地与种子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作;各镇(街道)相应成立了工作专班,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粮食生产工作。我市还开展定点式监测,在各重点镇街和主要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立水稻生产苗情动态监测点,实时掌握全市粮食生产情况。
“近年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补助政策,支持全市广大种植户开展春耕和粮油生产,确保粮食种植补贴等支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和粮食安全,从而进一步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全力推进粮食扩种增产。”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我市规模种植单季晚稻补贴已提高至300元/亩;连作晚稻补贴已提高至400元/亩;油菜和大小麦规模种植面积要求已提高到50亩以上,补贴标准提高至200元/亩。
同时,我市各镇(街道)也纷纷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例如城东街道、城北街道、横峰街道、泽国镇、大溪镇、温峤镇在市级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再对规模种植户补贴100元/亩,新河镇、滨海镇则对50亩以下的散户再补助100元/亩,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
农业两区建设和非粮化整治工作事关乡村振兴,事关粮食安全,更事关共同富裕建设。去年以来,我市严守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并对全市99个共15.4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农田种植情况及“非粮化”现象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对发现的“非粮化”苗头,积极进行政策宣传和引导,及时送达告知书,坚决遏制功能区“非粮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抓好实验示范建设,今年,我市还会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向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倾斜。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1.42万亩,完成2021年全市高标准农田补建方案与项目计划清单的报送。同时,全市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2.13万亩,水稻机械种植面积13.36万亩,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8.82%。
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我市将持续深入开展“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行动,通过建设提升苗情动态观察点、水稻集中育供秧服务中心、稻谷烘干服务中心,建立水稻等高产高效示范方,深入开展水稻钵苗摆栽、冬菜-早稻-晚稻种植、蚕豆春化早栽等重点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力求实现全市水稻集中育供秧服务面积2万亩以上,示范推广“精确定量栽培”“两壮两高”等新技术10万亩以上,全面助力粮食增产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