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立夏习俗、蚕丝织造技艺、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这些衍生、发展、流行于大运河沿线的文化瑰宝,历经世代传承,已然多姿多彩,至臻至美。
运河奔腾,文脉长新。文化遗产保护,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首要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做好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章?杭州近日印发的《杭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给出了答案。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我们要按照市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让厚重的运河文化进一步润泽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让更多的人感受大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态传承非遗文化 “人文之窗”魅力尽显
半山,位于杭州城区东北部,千百年来,大运河支流上塘河滋养着这片土地,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大运河的诗山”。时间的流逝里,半山人守着立夏节俗,在传承中发展。半山立夏习俗省级非遗传承人倪爱仁正是其中的代表。
立夏,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从这天起,夏季开始,气温逐渐回暖,天地万物进入快速生长的阶段。据倪爱仁介绍,早在300多年前,立夏已形成一些民间习俗。但社会发展,这些习俗在上世纪70年代后基本消失了。
生于兹长于兹,倪爱仁对立夏节俗有着浓厚兴趣,不忍心其就此断代。2007年,他和当地一群文化爱好者,自发举办了第一届半山立夏节。后来,随着节日影响的扩大,地方政府也参与到活动组织中来——2021年,拱墅区举办第十届半山立夏节暨大运河节气文化与旅游融合高峰论坛,逐渐使之成为杭州的文化品牌。
2016年,“半山立夏习俗”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如今的上万名游客,走过十多年光阴的立夏节,无论从人数规模、活动时长,还是活动形式、文化内涵上看,都经历了飞跃。
“制作乌米饭、称人、烧野米饭、绘泥猫、斗蛋……经过发掘、创新,这些古老的习俗,找到了对接现代的立足点,获得了更多人的喜爱。”在倪爱仁看来,让传统习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是大运河文化保护的应有之意。
目前,杭州已对大运河(杭州段)沿线4项世界级非遗、44 项国家级非遗、168项省级非遗、703项市级和区、县(市)级非遗全面开展梳理保护。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存续状态、生存环境、传承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记录和整理;在人才方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进一步扩大传承人群。此外,加强非遗数字化保存,建立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资源信息集成共享。
推进传统工艺振兴 用创新擦亮“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除了传统习俗,在文脉流淌的运河边,还散布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技艺和老字号。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可以说是一颗耀眼的明珠。
300多年前,张氏先祖迁居杭州经营一家剪刀店铺,凭借着祖传手艺辅以龙泉好钢,锻铸的剪刀声名远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小泉”大关路新厂在拱墅运河边落户。2006年,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试钢、试铁、嵌钢、出头……运河边的杭州手工艺活态馆里,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传承人丁纪灿日复一日地打磨着剪刀。入行40余载的他,72道工艺早已了然于心。在他看来,张小泉剪刀是一门生长在运河边的传统手工艺,是运河带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如何传承这笔宝贵财富?近400岁的张小泉交出了答卷:创新、拥抱年轻人。近年来,无论是品类扩张还是转换战线上,张小泉在坚守工匠精神的同时,坚持用创新之“剪”,打破老字号的刻板印象。
“让技艺新生,让工匠精神留存,让大运河文化生生不息,是时代交给杭州的命题。下一步,杭州将实施传统工艺保护振兴计划,常态化开展传统工艺传承传播活动,并以传统技艺、中医药、美食等领域为重点,支持‘老字号’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研发新产品,吸引新顾客,开拓新市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