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苕溪干流的南苕溪,在余杭境内接纳两大支流、三小支流,形成名为东苕溪的碧波洪流,泻向一马平川的杭嘉湖平原的德清、湖州,汇入太湖。而中苕溪和北苕溪,乃是东苕溪的两大主要支流,其源高远,其流曲长,实为东苕溪景观重要得分项。这两大支流,将余杭区西北部的百丈镇、黄湖镇、鸬鸟镇、径山镇这四大重镇纲举目张地契领了起来。本文说的中苕溪入余杭境后,主要穿行在径山镇境内,汇入南苕溪时才与余杭街道的仇山和瓶窑镇一隅相涉。
中苕溪因居北、南两苕溪之间而名。上游有两源:一为仇溪,源于石门乡木公山;一为猷溪,源于临安与安吉交界的青草湾岗。两溪自高陆会合后,汇石门溪、水涛庄,至高虹雅观以下,汇白水溪,又会横畈溪之水,从黄公堰、绿景塘入余杭区径山境内,经冷水桥冷溪至长西村青芝堰,纳斜坑溪。斜坑溪自径山而下,在桐桥汇入龙潭水库,流经该镇桐桥、平山、西山等村,于榆树村注入中苕溪。又汇入潘板南港,经长乐、麻车头、仇山北侧,于汤湾渡与南苕溪会合。但按清嘉庆《余杭县志》,中苕溪一名仇溪。清嘉庆《余杭县志》卷十:“仇溪,在(余杭)县东北二十里,有二源:一出临安县九仙山,经高陆山东流八十六里至仇山之北,一出独松岭,东流八十里,亦至仇山下合流。又东流入于苕溪……此则为中苕也。”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第七册地理,则明确指出“中苕溪,一名仇溪”。
中苕溪上游流经山地,源短流急,水位相差悬殊,易于为灾,因下游地势平衍,易受涝患。如中苕溪在长乐村弯来弯去,当上游山洪爆发,流水不够畅通,经常发生洪灾。从1975年12月开始,长乐公社发动沿岸社员对中苕溪进行截弯取直改造,到1981年12月结束,整个工程历时6年完成。在这个工程中,同长乐村直接相关的地段,是第二期工程的堵老港、开新港,从长乐中学到公社卫生院,全长400米,截弯取直;还有是第三期工程从青芝堰到姚家湾,全长300米,截弯取直;以及1979年建造的103米“长乐大桥”。当时没有推土机,全靠起早摸黑,肩挑人扛,千担万担地挖土挑土完成,制服了洪涝灾害,是当时长乐和余杭县历史上最大水利工程。
但千百年来中苕溪因山洪凶猛,水患频仍,如1999年“6·30”洪灾,余杭仇山村郎家湾堤塘决口,洪水直逼仇山塘和独塘,潘板、长乐、永建一带成汪洋一片,造成重大损失。此后政府治水重拳频出,1994年在下陡门建1440千瓦排涝站后,可确保附近4584万亩农田丰收;2003年在临安高虹建成水涛庄水库,控制集水面积58平方千米,总库容2888万立方米。中苕溪水患也从根本上得到制约。沿途又修筑了皇公堰、筛子堰、青芝堰、麻车头堰等堰坝,将清泉引入田园。绿景村境内,还有一条南沟,当地俗称“南溪坑”,是中苕溪的支流,也是村内第二条灌溉、饮用水源。全长约10公里,自古在溪沟上建有馒头堰、杨树堰、郎公堰、成功堰、杨家堰。2009年,绿景村进行大规模南沟小流域治理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进行扩堤、挖深、改道、驳坎、植树等,是前所未有的水利工程。为使中苕溪更加秀丽、更具风韵,近年来进行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如中苕溪绿景、长乐段综合整治工程等,有堰坝、亲水游步道、景观绿化等,已成为周边百姓休闲、健身、散步的热点。
历史上中苕溪水运繁闹。绿景村的冷水桥,自古为水陆码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小上海”之称。近一华里狭窄的老街上,店肆百余家,百货汇集,商贸兴盛。唐·欧阳志有云:“自县西名冷溪,益取清冷之意,乘舟至此,轻若凌虚。唐天授三年(692)敕钱塘、余杭、于潜、临安四县租税、纲运取道于此,公私便之。”而唐代临安县治就设在中苕溪上游的猷溪边,利用中苕溪的水运便利,自三国至唐,兴盛了数百年。
明清时期,中苕溪可通舟楫,冷水桥便是水运码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府还在这里设立关卡,检查货物,征收关税。民国以后,河道失修,砂石淤积,水浅滩急,不能通航,仍利用竹筏竹排水运,成为余杭北乡著名的山乡集镇。
从冷水桥向西5公里,便是临安锦北重镇横畈镇,是一处山货集散地,木材、毛竹、柴炭、香粉、桐油等农副产品汇集于此,等待竹筏从中苕溪运往瓶窑出口。由此向东经仇山,又经汤湾渡、柏树庙、化湾斗门,在瓶窑镇上窑西溪街靠岸。从冷水桥行瓶窑的竹筏,平均两天一个回程,到杭州湖墅至少要四五天一个往返。下水竹筏一般装运竹木、柴炭、香粉、桐油及各种重货,丰水期一筏可装载一万三四千斤。筏有筏路,堰坝有筏口。各地码头筏工都有筏业工会,负责组织货源和人员管理,安排人员修建堰坝,疏浚筏路。解放初,冷水桥筏业工会受余杭县总工会领导,筏业公会驻地在冷水桥老街,开始有会员18人,后来增加到22人。竹筏运输一直到1964年人民公社时期还在经营。随着公路建设日渐兴起,中苕溪水文情况每况愈下,筏业运输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苕溪畔也有诸多山水人文胜景。舟枕山正在绿景村境内,山北麓有覆船山,形似一艘硕大木船,底朝天,头东尾西枕覆着。相传这就是大禹舍舟登陆的那条木船。山坞中有一处叫烂船湾,传言留有朽烂的船板,也与大禹有关。舟枕山北的中苕溪边有个夏吉村,俗称屋基里,今改名新凉亭。村中原有一座夏吉庙,供奉的是夏禹王,人们希望夏禹王能给他们带来平安吉祥,故以“夏吉”为名。舟枕山西北麓有座安洞山,位于狄家山村,海拔280米,山坞北向,坞底有一大洞穴,曲折幽邃,莫测其深。传言古时曾有仙人栖隐洞内,因称“仙人洞”,《嘉庆余杭县志·山水》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