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网校正文

浙江日报丨2021年宁波市镇海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22-03-23 15:18:38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宁波市镇海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GDP总量全省排名升至第18名。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1252.4亿元,增长7.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9亿元,增长6.4%;

——规上工业增加值713.5亿元,增长9.6%;

——固定资产投资337.9亿元,增长2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7亿元,增长12.0%;

——实际利用外资2.18亿美元;

——货物出口总额312.3亿元,占全国比重万分之14.3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367元,增长8.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64元,增长8.9%;

——城镇登记失业率2.33%。

(一)坚持创新驱动,高端要素不断集聚

科创平台加快打造。大院大所持续集聚,甬江实验室(新材料浙江省实验室)正式揭牌,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成立运营。新材料小镇通过省级验收、命名。科技转化能力持续增强。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

创新产业持续融合。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80亿元、同比增长78.5%,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1。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达到41.7亿元,同比增长40.5%、增速全市前列。科技型企业队伍持续壮大,产学研深度融合。

人才生态不断优化。深入实施人才引育工程,落地“雄镇英才”计划项目27个,申报国家级引才(培养)工程58人、省级引才(培养)工程61人。入选国家级引才工程8人、省“鲲鹏行动”计划2人、市甬江引才工程项目34个,均创历史新高。

(二)坚持转型升级,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工业转型扎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全省第4,跻身全省新制造区域试点。加强企业梯队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培育,推进小微企业园(特色产业园)建设,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不断推动品牌建设。

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建设“113”服务业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1838亿元。加大大宗商品贸易、科技服务、港航物流等重点行业的招引力度,加快梯队企业培育,打造全域旅游格局,成功举办宁波植物园光影秀等品牌活动。

项目攻坚全市前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9亿元,增长22.6%、排名全市前列。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盘活存量建设用地972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694亩。

(三)坚持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稳步发展

社会事业更趋协调。全面实施《镇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持续提升医疗水平,加大教育基础设施供给,高水平推进文化、体育建设。教育惠民补短强基等民生实事项目进展顺利。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241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实现低保标准、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社会散居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城乡一体、标准一致”。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88%。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区。

社会治理更加和谐。扎实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分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第1针、第2针接种530886剂次、504219剂次,完成率全市前列。城乡垃圾分类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全市首个完成撤桶并点任务。全市率先推出“警物共建”治安管理模式,物业考核全市第1。扎实推进矛盾化解,调解成功率达到98.08%。

(四)坚持城乡统筹,全域品质加快提升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完成粮功区“非粮化”整治任务4192亩,完成率全市第1。全市率先推行“田长制”。成功创建中心村等4个省级精品村,十七房等10个市级梳理式改造村和“水乡寻梦”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成投用万头猪场。乡村旅游收入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精特亮”创建工作。路网建设稳步推进。轨道交通稳步推进。县道、乡道综合路况全市第1。完成82.9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新增各类停车位4750个。新增定制公交11条,开通全市首条“招手即停”微公交。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高标准推进各类生态环境督察问题整改。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8%。全区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九龙湖镇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省级样板镇验收。

(五)坚持改革攻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科学谋划重大战略。高质量编制《宁波市镇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按照“235”推进原则,编制《镇海区城中村改造行动计划》等文件。在全市率先完成《镇海区工业地图》研究。

有序推进重点改革。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持续迭代升级56项群众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市推广镇海区政务服务“e窗通”建设经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开发区(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镇海区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推进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模块化改革、项目审批招标全链条“一件事”改革。

聚力推动对外开放。持续做大外贸规模,进出口总额增长18.2%。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实际利用外资2.18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和浙商回归资金201.4亿元和160.9亿元,完成率全市前列。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以上;

——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全国占比份额;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市均同步;

——城镇登记失业率3.5%以内;

——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21%以上;

——节能减排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三、202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计划

(一)聚焦创新驱动,厚植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新动能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甬江实验室启动区建设,开展科创平台提升行动,推进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持续打造“人才金港”。发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甬江实验室等各类高能级平台集聚人才的作用,推动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完成首批招生。实施“雄镇英才”集聚计划。全方位构建人才自主培育体系。持续深化“四地十校”政校企合作。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现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深化人才引进、投资项目、商事登记等镇海特色“一件事”改革。加大“三服务”工作力度。全面深化“政务e窗通”智慧大厅的建设。

(二)聚焦产业升级,构筑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新优势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深耕“122”千百亿产业,创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智能化改造“125”工程,全年培育10个数字化车间,大力推广部署supOS工业操作系统。抓好企业梯队建设。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加快小微园区建设。

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商品销售。指导企业用好RCEP区域“零关税”和原产地累计原则。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优化电商服务生态。加快新零售企业发展。

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加大粮功区内“非粮化”清理力度。扎实做好粮食、蔬菜稳价保供。全力推进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实施生猪保供行动,生猪自给率提高至25%以上。实施防洪治涝行动。加快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三)聚焦改革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新活力

完善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全面落实《镇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年度任务。构建社会建设总体发展“1+N”规划体系。统筹架构镇海社会服务体系。推动教育、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扩容提质。

奋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做强启迪科技园、创维“双智双创”产业园等平台。推进五大系统应用门户运行并持续迭代升级。建设完善“浙里办”镇海专区、“浙政钉”镇海工作台。推进化工产业大脑建设。

合力推进项目攻坚。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聚焦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工业技改等重点领域,抓好236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推进“精特亮”创建,完成4条精品线路、4个特色街区建设任务。

(四)聚焦全域统筹,营造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新面貌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推动开发边界内“城中村”集中连片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施交通治堵工程。

不断加快乡村建设。开展片区化、组团式美丽乡村建设。聚焦“一统三化九场景”,试点推进永旺、九龙湖、十七房省级未来乡村建设。开展区级精品村(线)创评活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涉农集成改革。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落实能源“双控”和减煤目标任务。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清新园区和无异味工厂建设。开展水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实施“低散乱污”整治提升。加大清洁能源供给。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

(五)聚焦普惠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新成果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常态化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推进健康镇海建设。加快教育项目实施。严格执行“双减”政策。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拓展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内容。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抓好稳就业工作。积极做好养老、工伤等各类保险参保工作。提升医保惠民水平。加强住房保障水平。加快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强“镇街吹哨、部门报到”、首问负责等制度的监督考核。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商调裁诉执”全链式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夯实安全生产工作。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语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