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1-2月“宁波好人”揭晓,我市杨亚芹、方登明等人入选。近年来,一大批“余姚好人”从各行各业走进公众视野,温暖着每一名新老余姚人的心,也成为了文明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彰显着“崇文崇德”的城市精神。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内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2017年,我市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为浙江省首批、宁波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并于2020年成功蝉联这一荣誉。近年来,我市围绕“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打造全域化高水平文明之城”目标,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建立健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实施文明城市专项整治提升、公共文明素养养成、创意点亮城市角落等行动,开展市领导督导、新闻媒体监督、“城市啄木鸟”巡查、测评办检查等多种形式的督查工作,设立全民参与的“文明行动日”,深化公益广告宣传,探索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平台,不断推动形成“你我他齐动手、共建共享文明城”的良好格局,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市大力培树道德典型,积极开展“余姚好人”季度评选表彰和各级好人、道德模范推举活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收获新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评选出“余姚好人”334例。其中,108人被评为“宁波好人”、14人获评宁波市道德模范、29人入选“浙江好人”、1人获评浙江省道德模范、1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近年来,我市大力创设各类文明评价激励载体,不断深化“道德银行”建设,并将其作为弘扬时代新风、深化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16.62万人通过“道德银行”获得道德信贷237.67亿元,共颁发“道德绿卡”2415张,推出315个社会礼遇项目,有力营造了“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社会氛围。我市推出的“道德银行”3.0版已覆盖全市21个乡镇(街道),“道德银行”数字化应用场景于去年10月正式上线“浙里办”服务器,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好人”行列。
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依托志愿服务枢纽站点,开展环境美化、秩序维护、疫情防控、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1万余次,新增志愿服务时长超150万小时,建成10个宁波志愿服务We站。越来越多的市民踊跃加入志愿者行列,积极开展日常志愿服务。截至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近23.5万人,成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800余支,建设志愿服务线上点派单平台并入驻“浙里办”APP。
近年来,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有新突破。2017年以来,横坎头村等3个村创建成为全国文明村,新城市社区等3家单位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单位。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全国文明镇2个、全国文明村5个、全国文明单位3个;有省级文明镇3个、省级文明村23个、省级文明单位25家,省级及以上文明村镇总数位居宁波首位;有宁波市级文明镇5个、宁波市级文明村100个、宁波市级文明单位43家、宁波市级文明校园46所;有市级文明村116个、市级文明单位303家,市级文明校园实现全覆盖,县(市)级及以上文明村镇比例达93%。
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取得新进展。一个中心、两个分中心、21个实践所、303个实践站及1000余个实践基地和实践点构成了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间,我市建立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一线指挥部”,上下贯通、统筹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3+3+10”组织体系、“3+8+N”队伍体系和“3+”运行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并将文化礼堂与文明实践两张“大菜单”合二为一,搭建统一的供需对接平台,使文化礼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机融合,释放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