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是一名语文老师时,
十几年的时间里,
她一直坚持为孩子们读故事、讲故事......
在他们心里种下文学的种子,阅读的种子。
当她是一名教研员时,
二十年的时间里,
她引领校长、教师学习先进的儿童阅读理念,
致力于稷山县98所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成果斐然。
她就是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成员赵玉颖老师。
今天,我们的专访对象就是她,一起来听听这位优秀语文老师、教研员、儿童阅读推广人的精彩分享。
访谈时刻
Q1
您曾经当了十几年的语文老师,并荣获过“山西省第四届教学能手”、山西省“三晋名师”等称号,表现优异,您当时是如何进行教学和引导孩子阅读的呢?
赵玉颖:
当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有个单纯而执着的想法,那就是希望每个从自己课堂上走出去的孩子,都能喜欢语文,都能爱读爱写,乐于表达。
无疑,课内外大量的阅读,才能促使孩子们形成这些可贵的能力。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课堂上许多小小的坚持,应该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践行着我的这一想法。
哪些坚持呢?首先是大声读给孩子听。
读什么?读有趣的故事,比如,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在儿童读物上遇到有趣的内容,我也会留心标记,等以后读给孩子听。
我最喜欢绘声绘色地大声朗读给他们听,孩子们也听得很专注,很享受。我心里很满足。《小学生拼音报》上连载的童话故事最受孩子们欢迎,但是期刊时间不准,吊足了孩子们的胃口,所以,“猜一猜,后面的故事会发生什么?”不只是老师们的保留节目,也成了孩子们课下聊得最欢的话题。
大声读给孩子听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孩子们会变得更加专注,这也是培养专注力的一种方法,而良好的专注力,又是儿童学习或阅读的有力保障。
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长久地坚持着,终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阅读的种子。
其次是讲故事给孩子听,讲故事和读故事不太一样。
我是一个爱讲故事的老师。刚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时,我会从一些经典的老故事入手,从民间传说入手。这些老故事口耳相传,千百年过去依然充满活力,一定有其独特的魅力,而孩子们也会被这样的魅力深深吸引。还有一些故事是我从连环画和戏文里知道的,比如,“铁杵磨针”“岳母刺字”等等。
有趣的故事有时候就是一个“引子”,听的故事多了,班里喜欢读故事的孩子也就多了起来,后来,我们干脆就在班里开起了故事会,所有孩子都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就这样,通过故事会,孩子们和《成语故事》《寓言故事》,还有许多经典童书相遇,他们的阅读量,不言而喻。
第三,一起背点儿古诗词。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的阅读,必不可少。每个孩子,最好都有一肚子古诗词。除了课本上的古诗词,我经常还会给孩子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古诗词。开始是出于我自己喜欢,随意推荐,没想到孩子单是听听就记得很牢。后来,我就特意备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一首一首地抄在黑板上,孩子们也就一首一首地诵记。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这个阶段让孩子们多背一些古诗词,没有什么坏处。后来,抄诗背诗就成了班级惯例,坚持了好多年。这期间,许多家长也被带动起来,在家里带着孩子背古诗词。孩子日常生活中或是平常写作时,对很多古诗词名句都能信手拈来。古诗词中的情怀和思想,也影响着孩子们的精神品格。总之,孩子们从古诗词中受益良多。
我总在想: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和孩子们度过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像这样的阅读生活,从无到有,再到长久坚持,大体来讲,虽然随意,但因为充满热爱,师生都从中得到成长。
Q2
把简单的事坚持做下去,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有您这样一位语文老师,孩子们很幸运。2002年之前,您是一名语文老师。2002年,您来到稷山县教育局教研室成为了一名语文教研员。从教到研,角色的转变,让您对阅读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赵玉颖:
从钟爱的语文课堂到县域内的语文教学研究平台,这样的转身,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引领师生高质量地阅读?如何让阅读真实美好地在教室里发生?如何通过家校联动进行亲子阅读进而推动县域内的全民阅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阅读对于儿童教育的意义。
对我来说,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从成为一名语文教研员起,我就想着一定要引领更多的老师来重视阅读,从而去影响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可以说,一路走来,我对阅读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稷山县书香校园建设的蓝图也越来越清晰。
阅读不应只是老师的教学行为,更应成为一所学校的教育灵魂。真正推行阅读的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是不一样的。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阅读足以改变一所学校的教育生态。作为一个教研员,不仅是要带动和影响一批老师,更重要的是通过儿童阅读推广,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这就要求我必须思考出更多可以落地的措施在学校层面开展书香校园建设。
比如,阅读需要纳入课程。阅读不能再只是简简单单地读,随意地读。读什么,什么时间读,怎么读,如何检验阅读效果等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扎实深入地实践儿童阅读课程来解决。
在这一系列的思考下,我不断研究、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0年,我编写一至六年级《稷山县小学生经典诵读》教材让“诵读进课堂”得以实施;
2013年,成立稷山县“蒲公英”阅读团队;
2014年,我带领团队制定《稷山县小学生分级阅读推荐书目》,为全县98所小学、23000名师生提供了优质图书目录,避免了学生无书可读或学校家长盲目购书的状况;
2014,我们为全县各校整理推荐800余本精品绘本,同时深入推动多种儿童阅读课型的研究;
......
阅读也需要家庭的参与。家长的陪伴,让孩子们的阅读更有力量。书香校园建设与书香家庭构建并驾齐驱,相互促进,最终促进全民阅读。
当然,这也是一份意义深远的责任,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努力。
Q3
亲近母语,一直在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方面不断深耕细作,聚集了一大批关心和热爱儿童阅读的人,您又是怎么和亲近母语相遇的呢?
赵玉颖:
“亲近母语”于稷山县全区域的儿童阅读推广,有着启蒙引领意义。
2010年,稷山县教育局朱建虎局长提出了“钢笔字进校园”“诵读进课堂”“学校办学有特色”“创建书香校园”等关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一系列举措。我拿出1—6年级小学经典诵读读本的手稿,表达了想要做儿童阅读的一些想法,得到朱局长的全力支持。
同年4月,我带着城区5所小学的校长到扬州学习,结识了徐冬梅老师,初识“亲近母语”。
第一次相遇,就让我们有了清晰的儿童阅读理念,带回了《日有所诵》,引进了图画书教学,厘清了整本书课型概念和架构。
学一点,做一点,追逐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十年来,从中心校长、小学校长到一线的教师,从最初的7人到12人、18人、32人、54人、73人,从扬州、南京、柳州再到西安、太原……我和校长、老师们跟着亲近母语的足迹,走过全国许许多多的地方,把许多生动的课例搬回来,把课程建设的经验做法带回来。
后来,我有了新的想法:把专家请进来!这能够让更多一线老师近距离感受专家的引领和儿童阅读的魅力。2014年起,徐冬梅、余耀等诸多专家和儿童阅读推广人先后来到稷山,把方法和策略教给我们。每一次指导与讲座都仿佛在老师们心中种下一粒“安的种子”,让我们推广儿童阅读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定有力。
Q4
在实践儿童阅读课程的过程中,老师、学生、学校都有怎样的变化?
赵玉颖:
因为阅读,我看到了一个县域内教育的改变;因为阅读,我感觉到了更多的师生迸发出的关于生命成长的激情和力量。
最难忘的是一次次出发和返程时的列车车厢里,一路上,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在热烈争论和探讨,直到车厢熄灯后,老师们还亮着手机、手电筒聊得意犹未尽。有人说,我们是一群阅读的疯子,我却欢喜和欣慰于这样的称谓。这是因为我们选对了一条路,跟对了一群人,做对了儿童阅读推广这件事情。
从亲近母语儿童阅读论坛的现场,到“星星点灯计划”线上培训,从追随者、实践者,到亲近母语公益导师,老师们在儿童阅读课程实践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实现了飞跃式的专业成长。比如——
2016年3月,我作为公益讲师受邀参与“春桃·点灯人伙伴计划”春季实地走访,到甘肃肃南进行儿童阅读课程专题培训;
2019年,我受邀到第十三期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西安营分享稷山县儿童阅读推广经验。
加志宏校长组建了“稷之韵”阅读团队,来鹏俊老师任队长,带领着稷山的阅读种子教师,多次到南京、福建、河南、内蒙古等地,传播儿童阅读课程理念。
许多一线老师都在积极进行班级阅读实践,开展吟诵课,成立诵读演讲社团等等,稷王小学的张淑梅老师带着自己的诵读社团,连年斩获国家级、省级诵读演讲大赛金奖。
2015年,蔡村、翟店两个中心校和城区东街小学加入亲近母语书香校园项目,蔡村中心校“烛之光”阅读团队研发推出了多种阅读课型:《日有所诵》童诗仿写课、主题图画书读写联动课、整本书导读课、推进课和交流课等,这些都为县域内其他学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动人的阅读实践也引起了亲近母语的关注,同年4月,蔡村中心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农村学校,荣获“阅读改变中国”年度书香校园称号,加志宏校长在当年的亲近母语论坛上分享了蔡村的阅读经验的做法。作为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因为儿童阅读地有力推广,蔡村中心校连续多年生源稳定,年年质量检测中名列全县A类校。
从每年一次的稷山县小学生综合素质展演,到连续8轮的全县阅读推进会;从师生的主题经典诵读竞赛到小学生诗词大会;从校园环境到图书角、童书馆……这期间,我们惊喜地发现:许多积累量惊人的诗词小达人,自创童诗近百首的小诗人,绘本馆里“说来听听”舞台上的讲述者,阅读课上“我手写我心”小作者,他们那自信张扬的笑脸,酣畅淋漓地表达。
我想,是儿童阅读推广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让师生的成长更有力量。
Q5
这么多年以来,您引领校长、教师学习先进的儿童阅读理念,实践儿童阅读课程,致力于稷山县98所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成绩斐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您一定也遇到了重重困难,您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支持您的动力又是什么?
赵玉颖:
最难的地方是理念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坚持。
观念的转变是最难的。诵读的推广为我们做好一个县域内阅读打开了一扇窗,然而,阅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要想做好一个区域的阅读谈何容易。起初,很多老师不理解,不愿意尝试、改变。有人抱怨时间不够多,阅读挤占了语文课时间。有一部分校长和老师,愿意跟着做,想要做出改变,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能坚持和落实的内容却很少。说到底,这都归结于两个问题,一个是理念认同不够,一个是行动策略缺失。所以,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解决这两件事情,用专业的理论支撑,科学的策略研究,专家的引领点拨去启迪、引导、改变他们。
“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想想来时的路,真的不容易。但是,因为这份责任和心中的热爱,我从未退缩过。“独行快,众行远”,一路同行,领导的支持,师生的蜕变,都让我欣喜于最初的坚持,感动于这样的故事。
幸运的是我们遇见了一位位有教育情怀的领导,不论是朱建虎局长,还是现任薛红燕局长,他们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的建设,始终致力于阅读改变一方教育生态的理想……
Q6
关于儿童阅读,您还想对其他老师说些什么呢?
赵玉颖:
希望大家用自由广阔的阅读成就有趣灵魂。
一个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应该通过广阔纯粹的阅读反哺语文课堂,用阅读经营自己丰盈有趣的教育生活,更要广泛阅读,笔耕不辍,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在吐纳之中,必然有更深入地思考,更细微地发现,更快速地成长进步。未来五年内,不仅要多动笔,和学生共读共写,也要写下自己的生活感悟、教育故事、教育随笔,积少成多,积淀丰硕的教育成果。
希望大家用热情坚定走向更宽广发展平台。
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寻求突破,在阅读课程建设上深耕细作,总结梳理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阅读教学理论,积极承担教学研究任务,提升教科研能力,做一个发光体,向更多的师生传递自己的阅读理念,实现更自发自觉的专业成长。
回想稷山县的儿童阅读推广之路,我想我们推广的不仅仅是方法、策略,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播阅读的追求和信仰,一种打好人生底色的终极关怀。
我也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热爱选择,从选择中持续热爱,自由纯粹,成为走进每个孩子心灵的点灯人,为孩子的童年播下阅读的种子。